佛山桶装水-在线订水配送平台

为珠江“体检” 怡宝牵头保卫母亲河行动

提示:由华润怡宝和南方都市报联合组织的寻访珠江考察活动昨日结束了第二阶段的考察,考察团此行途经1600多公里,采集珠江流域西江、北江两大支流重要断面水样11瓶。面对沿途普遍存在的污水直排现象,考察团昨日重点分析了城市污水收集处理方面遇到的瓶颈,污水不进厂和进厂浓度不够成为困扰城市污水治理的难题。

考察队员在武江取水,一缕阳光透过江水,照出水底的一节电池——都市人的环保意识也是影响水质的一个原因。

由华润怡宝和南方都市报联合组织的寻访珠江考察活动近日结束了第二阶段的考察,考察团此行途经1600多公里,采集珠江流域西江、北江两大支流重要断面水样11瓶。

面对沿途普遍存在的污水直排现象,考察团昨日重点分析了城市污水收集处理方面遇到的瓶颈,污水不进厂和进厂浓度不够成为困扰城市污水治理的难题。

考察团在考察期的最后一天早上首先来到粤北韶关市中心,在北江的两大支流浈江和武江分别取水采样,两江在韶关市中心汇聚成为北江干流并流向下游的清远和佛山。考察团发现虽然位于北江上游,但浈江水面上可以看到油污带在漂浮,武江旁的岸边汇集很多生活垃圾。

据了解,韶关有很多重工业企业,城市的生活污水也有很多排到江里。其中韶关冶炼厂我国第三大铅锌生产企业,年产铅锌20万吨,该企业曾在2005年引发了严重的水污染事件,曾一度被勒令停产。

城市化与工业化不同步

{ hi怡宝桶装水(www.hiyibao.com) }

 

除了北江流域,考察团此行在西江上游的广西梧州、广东肇庆都发现了污水直排现象,相关管理部门也表示西江支流的企业排污正在威胁水质本还理想的西江水。为什么建了那么多污水处理厂,还有污水排向珠江上游?污水排放问题引起了考察团专家的高度重视。

据绿色江河环境保护促进会常务理事熊杨分析,珠三角城市都存在城市化与工业化不同步的问题,首先是老城区雨污混排,许多污水都排进了雨水口,污染了江河。

“我们曾做过一次调查,50%的受访者不能识别城市雨水口和污水口的区别,认为雨水口也可以排污染。”熊杨指出,现在老城区最关建的是做截污。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污水进入处理厂的浓度不够。“进厂处理的污水,不是浓度越低越好,微生物菌群需要高浓度的污水才能降解其中的有机污染。许多处理厂因为浓度不够而不敢开工。”

熊杨建议,参考西方先进国家的做法,在厨房设备中推广食物残渣搅碎机,把剩饭菜搅碎后都排入污水管道中,这样不仅可以增加污水入厂浓度,还可以防止垃圾的渗滤液污染。

珠江上游更要及早治水

随着珠三角地区城市化发展,城市饮用水取水点屡遭污染,政府不得不向上游转移取水点。而在熊杨看来,转移取水点的同时还要防止污染源的转移,特别是在当下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更要注意这个问题。

熊杨所在的NGO组织绿色江河环境保护促进会长期关注长江水源地的保护,他认为目前珠江上游的水资源保护力度明显不如长江流域。“许多珠三角城市都是先发展工业,污水处理能力却没有跟上。现在产业转移过程中,要同步做好污水处理建设。”

中山大学水资源与环境中心黎坤博士也指出,不能让工业污染企业自生自灭,他呼吁建立珠江流域整体产业布局规划,并以河流源头保护为主,不能只考虑经济效益。

据考察团专家介绍,在珠江上游广西境内已经发现陶瓷厂等企业建在了珠江流域附近,对上游水质构成威胁。

熊杨认为目前更紧急的是在珠三角治水资金中挪出一部分钱到上游去,防止下游治理好了,上游却被污染。他呼吁建立流域补偿机制,“珠三角城市从自身饮水安全的角度出发也要帮助上游城市治理水环境。”

考察团行程回放:

第1天:北江水有点酸 西江水还不错

珠江流域水环境最新状况如何?广州西江引水工程取水口上游是否安全?由华润怡宝和南方都市报联合组织的寻访珠江考察活动在探访了珠江源头云南曲靖等地后,10月13日展开第二阶段的考察,水资源保护专家和环保组织志愿者从深圳出发,车行500多公里抵达广西梧州,沿线继续取样分析珠江流域水资源生态状况。

肇庆端州,西江北岸三榕港,专家对水质做取样及测试,对岸风景如画。这里的水质也偏酸。

[北江·三水]渡轮排污有待监管

珠江是广东珠三角的母亲河,其上游水源地有没有污染,该如何保护?本次考察带着上述问题沿珠江水系逆流而上,寻访珠江考察团昨日首先来到佛山三水西南镇的沙头渡口,这里就是珠江水系的支流北江,佛山大部分地区饮用水取水口就设在北江流域。记者昨天下午在现场看到,虽然周边环境已经呈现浓郁的乡野风情,但北江这条并不算宽的河道水面上却显得比较繁忙,一艘渡轮拖着一艘驳船正向岸边驶来,还有多位乘客在岸边码头等候乘船。

考察团在岸边收集了一瓶水样,贴好取水点标签,准备带回实验室进行检验。中山大学水资源与环境中心黎坤博士在取样过程中,仔细查看了北江该段流域附近的环境。“这里还没有过度开发,环境还比较好,但渡轮等船只还是容易造成污染。”黎坤指出,船只会发生燃油泄露漏和生活污水排放,建议加强监管和收集污染物,不要直排入江,但他也直言这方面很难监管。

[北江西岸]生活垃圾散落江边

珠江考察团将北江第二个取水点选在佛山三水大桥附近,这里位于北江西岸,黎坤将随身携带的酸碱测量仪的探测头放入江水中,测出的水体酸碱值达到6.18,“这个结果有点偏酸。”黎坤告诉记者,按照国家标准,饮用水的水源地酸碱值应该在6—9之间,广东北江和西江的水都比较酸,这是土壤中镁元素比较缺乏、广东地区酸雨问题比较明显等原因造成的。据了解,考察团今年9月份在珠江水系源头云南曲靖和贵州兴义等地测得的酸碱值就达到7以上,比广东境内的水更合适饮用。

值得注意的是,在佛山三水大桥取水点岸边,可以看到散落了很多生活垃圾,各类塑料包装袋、便当盒等垃圾在黄色沙滩和绿色的草坪上显得特别扎眼。绿色江河环境保护促进会常务理事熊杨昨日看到这种现象感到十分忧虑,他指出这种散落的垃圾属于“面源污染”,治理起来比政府查处关闭一个排污口这样的“点源污染”难度更大。熊杨呼吁,加大对水源地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让人们能够自觉杜绝乱扔乱倒垃圾的行为,同时当地政府应该建立北江沿线垃圾收集处理制度。

[西江·肇庆]水质保持在Ⅱ、Ⅲ类标准

当日傍晚,考察团一行来到肇庆市端州区三榕岗321国道附近的西江沿岸。西江水对广州的意义重大,将在明年亚运会前完工的西江饮水工程取水点就位于佛山市三水区西江思贤滘下陈村,考察团特别在这个取水点上游取水化验,就是要看看广州未来的重要水源地是否安全。

中山大学水资源与环境中心黎坤昨日在西江沿岸初步判断,“西江干流总体还不错,水质保持在Ⅱ、Ⅲ类标准。”但考察团随即在一个采沙场旁边看到,在茂密的草丛中,有一条水泥砌成的小型沟渠从堤岸上延伸铺设到西江,这个简陋得没有上盖的排水渠排出的正是附近住户的生活污水,虽然可以看到水质并没有黑臭现象,但在沟渠排出口常年积累了乌黑的残留物。

“这里距离西江引水取水口大约45公里,小型生活污水排放对水质影响不大,因为排放量很小,没有超出江水的自净能力。”黎坤指出,大型公共排污口影响才大,生活污水不是很脏。

据广州市水务局介绍,这里位于西江和北江交汇处下游1000米范围内,河道宽约1700米,上下游1000米范围内均没有污水排入口,江堤顺直,取水条件较好。为了保护珍贵的西江水源,肇庆将加大对污水、生活垃圾的处理能力,并准备在西江高要段兴建8个污水处理厂,确保将最好的饮用水提供给下游的广佛。

当日深夜,考察团抵达广西梧州,今日将前往西江位于广西和广东之间临界点采样,“我们这次考察就是希望选择珠江流域几个关键的节点,这样可以判断水环境的改变是从什么地方开始发生的,为今后的环境治理提供决策依据。”熊杨指出。据了解,这次考察的水样检验结果预计在考察结束后一周左右得出。

10月14日上午,广西梧州西堤路,西江西岸。沿岸有不少巨大的排污口向江水中倾泻污水。

第2天:西江水污染:支流重过干流

从广西梧州沿江而下,污水直排现象随着上游城市化发展正日趋严重。

随着上游地区经济发展和下游地区产业转移,西江流域水质正在面临日趋恶化的危险。由华润怡宝和南方都市报联合组织的寻访珠江考察活动10月14日从广西梧州沿江而下采集西江重要节点水样,发现污水直排现象随着上游城市化发展正在日趋严重。来自水文部门的权威监测报告也显示,今年上半年西江特别是支流很多监测点没有达到Ⅱ类水质目标。

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排入江

梧州是西江的防洪重地,昨日考察团驾车行驶在西堤路上,看到漫长堤岸高出城市地平线10多米。西江水位非常低,裸露出大片干涸的河床,同时也在考察团取水采样点附近暴露出两大排污口。

两大排污口持续排出两股污水直流入江,在河滩上冲刷出明显的沟渠,走近可以闻到刺鼻的臭味,水色混浊,有许多生活垃圾和漂浮物。考察团专家初步判断是生活污水,而且没有经过污水处理厂的处理。

记者登上堤岸,发现西堤路沿途开有多家餐饮食肆,厨工就在餐厅后面的户外凉棚里洗刷餐具,同时将洗菜刷碗水直接倒入排污渠道,与堤岸下面的两大排污口排出的城市污水一同流入西江。

“现在许多城市都面临污水收集难题。”考察团成员之一、绿色江河环境保护促进会常务理事熊杨是城市给排水方面的专家,他分析,像梧州这样的地级市,不可能没有污水处理厂,但显然有污水没有进厂处理,“政府投资修建了主要的污水收集管线,但还有很多支线排污管没有修建。”

邻省入粤江河水质有下降趋势

随后,考察团一行重新进入广东,沿着321国道和西江自西向东行进。其中在封开收集了反映广西广东交界断面的水样。这里的河道与岸边落差极大,考察团成员从岸边国道下到河床边几乎无路可走,要抓着地面的草根滑下河床。

西江在封开界首附近的江水从感官上看,清透明澈,水质明显比上游梧州段和下游佛山段要好,考察团专家来到插入河道中间的“丁字坝”收集到江水中央的水样。

“西江目前的水质还比较好,但以后的水质怎么样是我们担忧的。”省水文局肇庆分局副局长叶林泉说,从近五年来的监测数据来看,水质污染指数呈现上升趋势,其中一大担忧就是上游广西地区的工业发展对西江下游水环境的威胁。

广东省水利厅最新公布的2008年水资源报告显示,西江干流及其支流贺江桂粤省界河流水质为Ⅲ类,北江武江湘粤省界河流水质为Ⅱ类,污染指标主要为氮氨。总体上看,从邻省流入广东的江河水质有下降趋势。

西江支流污染日趋严重

广东省水文部门每个月都会在西江沿线25个监测断面取水采样进行水质状况分析。

媒体获悉的一份《肇庆市水环境质量状况通报》显示,今年第一季度,肇庆市评价的11个水质站点中,达到Ⅱ类水质标准的站点占18.2%;Ⅲ类占81.8%。而第二季度,达到Ⅱ类的占9.1%,Ⅲ类占81.8%,还出现了Ⅳ类水质,占9.1%。不能达Ⅱ类目标水质的监测断面是贺江口、南丰、封开、德庆、九坑河水库、三榕水厂、高要、肇庆星湖、古水、四会。

报告统计,在肇庆,不达标水功能区水质超标项目主要是粪大肠菌群、总氮、总磷等。广东省水文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西江部分支流在枯水期只能达到Ⅳ类水标准,像罗定江和新兴江这些支流都存在污水直排现象。前不久,省政协专门组织的西江水质调研曾得出结论,西江干流水质尚好,但支流污染比较严重,让人“忧心忡忡”。

中山大学水资源与环境中心黎坤博士指出,目前西江上游的污染还以生活污水排放为主,主要属于有机污染,由于西江水量巨大,污染还没有超出西江水的自净能力,但必须防止污染的继续恶化。

按照国家标准,县级以上行政区才需要建设污水处理厂,西江支流的许多县级地区没有建造污水处理厂,这就造成支流的污染明显比干流严重,而且部分小型企业在发展中直接将工业污水直排入江,已经给江水带来需要十分警惕的重金属污染。

绿色江河环境保护促进会常务理事熊杨呼吁,国家提供更多财政支持,为珠江上游的水资源保护建设更多污水处理设施。

10月15日,专家在清远市内北江河床上取水样。这里的河床有五分之四因干涸而露出地表,江水流速不超过每秒一米。

第3天:旱!清远北江河道干涸似荒漠

广东宣告今年汛期结束进入枯水季,由华润怡宝和南方都市报联合组织的寻访珠江考察活动10月15日转道北上,开始考察珠江流域另一支重要水系北江,沿途看到水资源紧缺现象已经十分严重,清远段的北江河道甚至干涸近似荒漠。

清远市中心北江竟然无水可取

北江位于广东省中部,是珠江第二大水系,长582公里,年平均径流量490亿立方米。其正源是浈水,发源于江西省信丰县的西溪湾,在广东韶关汇武水后称北江,到三水同西江相通,汇入珠江三角洲河网。北江由北向南流经韶关、清远和佛山,是沿线城市的重要取水河道。

今年的北江水资源异常紧张,由于降雨减少,北江流域今年来水量比多年平均来水量减少四成。那么现在的北江是什么样子呢?考察团昨日上午来到清远市中心的江滨花园附近堤岸收集水样,出乎意料的是,宽阔的北江河床在这一区域几乎完全裸露,考察团来到岸边竟然无水可取,眼前只有一片白茫茫的河沙。考察团成员不得不徒步穿越上千米的北江河道,到对岸有水的地方采水。据现场目测,北江局部河段江水宽度已经十分细窄,干涸的河床甚至占据了原来北江河道宽度近90%。

“感觉像走在荒漠上,岸边的高楼大厦好像沙漠中的海市蜃楼。”考察团的一位志愿者在穿越河道时发出这样的感叹。据江滨花园附近散步的一位市民告诉记者,北江来水“一年比一年少”,大部分河床已经持久处在干涸状态。考察团成员深一脚浅一脚走在干涸的河床上,可以明显感到脚下的河沙已经干透,呈现松软的风化状态,并非短暂暴露的湿河床。

中山大学水资源与环境中心黎坤博士指出,北江河道之所以大面积干涸,主要原因是水资源总量日趋减少,特别是今年雨量减少,北江上游的飞来峡水库要保持充足的蓄水以应对今年冬季和明年春天的连旱,所以加重了下游河道的干涸现象。

考察团在北江采集的水样外观呈现状态较好,黎坤估计水质监测结果可以达到Ⅱ类标准,“如果广州人能喝上这样的水就好了,但当时选择新的取水点时考虑到北江流量实在是太小了,不够取水,只能放弃。”黎坤说。

飞来峡水库入库流量仅为往年38%

考察团从清远市中心北行30多公里,来到了位于北江干流中游的飞来峡水库,这座建成于1999年的水库总库容达到19.04亿立方米,对下游防洪、压咸、通航发挥重要作用。今年8月31日以来,在北江来水流量特枯的旱情形势下,曾多次发生船只搁浅堵船事件,都是飞来峡水库应急放水。

飞来峡水库的景观与下游北江干枯的河床形成鲜明对比,库区山清水秀,湖面碧波荡漾,库区边缘甚至可以清晰地看到水下的石头。

记者从飞来峡水利枢纽管理局获悉,北江流域今年来水量比多年平均来水量减少四成,且近期持续干旱少雨。9月份,飞来峡水库平均入库流量仅329立方米/秒,为同期多年平均来水量的38%。特别是进入10月份以来,水库平均入库流量降为230立方米/秒,并呈逐步减少趋势。

根据气象部门的预测,今年北江流域的干旱可能接近2004年的特枯水文年景,极有可能发生秋冬春三季连旱,抗旱形势非常严峻。飞来峡水利枢纽管理局已经编制了调度预案,明确规定在今年秋冬春三季连旱情况下,确保清远城市供水及北江下游人民生活用水,特别是澳门、珠海城市供水安全,做好“抗大旱,抗久旱”的准备。

相关:

关注点1:

雨水减少咸潮上溯广东喊渴

今冬明春的枯水季节,广东准备打一场抗旱“硬仗”。记者昨日从省水利厅获悉,今年以来雨水持续减少,咸潮上溯活跃,广东省水文局预计今年西江下游的磨刀门水道咸潮影响比去年严重,本月咸潮上溯最大值将出现在近日。

据统计,本月10日磨刀门水道的珠海平岗泵站有6小时原水含氯度连续超标,11日该站更是有11小时原水含氯度连续超标,珠海淡水供应形势趋向严峻。

与此同时,广东的抗旱形势也不容乐观,全省32座最重要的控制性大型水库的蓄水量为118.2亿立方米,比特大干旱年份的2004年同期相比还减少了7000万立方米。

关注点2:

种植桉树威胁生态平衡

在这次考察中,专家在北江上游的发现,漫山遍野种植了大量桉树,普遍用于造纸。据了解,清远当地就有一家国际知名的大型造纸企业。

“应该重视造纸企业大面积种植单一树种的危害。”熊杨在考察途中特别收集了造纸企业相关资料。他分析指出,桉树的特点是大量吸收土壤水分,造纸用树又有快速砍伐、快速种植的特点,对当地水土生态平衡影响很大。

据熊杨介绍,桉树这种速生物种对生态多样性破坏很大,由于快速种植中要施用化肥和除草剂,导致山地上其他植物无法生长,因此有桉树大量生长的地方,其它树种几乎没有。

据了解,曾经大量种植桉树的云南、海南等地已经开始意识到这一问题,并抑制桉树的大规模种植,熊杨呼吁广东也要重视这一问题,特别是在北江水资源紧张的情况下,更要注意水土保持。

本文链接地址: http://www.hiyibao.com/archives/2562

#:佛山桶装水,怡宝桶装水连锁专卖店:[www.hiyibao.com],订购怡宝桶装水更便宜,请与我们联系!【开户送礼品】

{“怡宝桶装水”7×24小时订水咨询VX:alisalll}

留言关闭.